Re: [情報] [轉載] 日系動畫電影 動漫迷不捧場
看板Ghost-Shell作者BIASONICA (sonic boom)時間20年前 (2005/01/10 03:57)推噓5(5推 0噓 5→)留言10則, 4人參與討論串20/25 (看更多)
※ 引述《ujian (無聊中)》之銘言:
: ※ 引述《BIASONICA (sonic boom)》之銘言:
: : Final Fantasy: The Spirit Within 是華麗的全 3D 電腦動
: : 畫,也有好萊塢資金和宣傳模式,票房成績照樣不太理想。
: : 經過檢討,認為可能是劇本題材太冷門的原因(跟攻殼類似
: : 的原因吧)
: ↑劇本太爛。
: 抱歉說的這麼白,但這齣的劇本真的不行,上映後就得到只有
: 動畫技巧ok的評語。題材冷門嘛...我不覺得,因為切入角度還
: 滿通俗的。
: Appleseed目前聽到的評價也是有點糟,我還沒勇氣去看。
用到「劇本太爛」來形容,可能是有點誇飾啦。各人評價不同,
這沒什麼好特別在意的。不過我用「題材冷門」來描述這些票房
不佳的作品,跟所謂「劇本太爛」還有一個小小的區隔,那就是
「體裁冷門的作品,連吸引人去看的動機可能都不夠強,遑論進
一步去評價其實質內容及表現手法的優劣」。
這個行銷學的觀點,無論放在動畫電影或是真人出演的電影作品
中,都是成立的。甚至是非常基本的宣傳首要目標。本週即將上
檔的「鳳凰號」,看那不清不楚的預告片,什麼足以吸引觀眾的
訊息都沒傳達到,我們看到了一架墜機失事的螺旋槳飛機,荒涼
的大漠,似乎還有一群蒙面的盜匪?所以我們對這部片子該有什
麼樣的期待與好奇心呢?沒有。除了主角是由 Dennis Quaid 擔
綱主演以外,我不知道自己還接收到什麼更有意義的訊息了。這
樣搞,又怎麼可能賣得起來?
Final Fantasy: The Spirit Within、Ghost In The Shell:
Innocence 和 Appleseed 等,除了打著遊戲、漫畫的名號之外,
在上映前披露的訊息對於非遊戲迷、非士郎迷、非押井迷的號召
力何在,我個人也是很懷疑的。除了漂亮的 3DCG 畫面之外,預
告片、新聞稿提供的劇情,實在是太冷了,激發得出多少一般觀
眾想要一窺究竟的興趣?
為什麼 The Sixth Sense、Final Destination、The Forgotten、
White Noise 這些成本未必爆表的片子能夠大賣,有的還能開拍
續集,也都能達成不錯的票房成績,所謂「小兵立大功」,其中
不是沒有原因的。我們就是光看過預告片就會很想知道再來到底
發生什麼事、就是很想知道編劇們要怎麼把這麼光怪陸離的特殊
題材作怎樣天馬行空的收尾嘛。而這是前面所提的幾部日本出品
但行銷市場放眼全球的動畫作品可能都還缺乏的。比起迪士尼那
數十年如一日「散播歡樂、老少咸宜」的既定企業方針,當然拍
出來的作品在票房競爭上就很難是對手了。
: : 設定要拍給誰看?目標市場又在哪裡?用來吸引目標市場的
: : 「eye candy」是什麼?「牛肉」在哪裡?
: 這的確是很重要的重點。
: 但若要單純就「票房」二字立論,先撇去其他的要求;那麼就
: 得顧慮到一件事--會去看電影的是哪一群人?一般觀眾進入電
: 影院時的要求什麼?
: 我提的3D/2D之分只是一種大略的趨勢,是動畫公司和動畫師們
: 認定的標準。老實說當初聽到時我也覺得很不可思議,為什麼
: 觀眾能用製作方法來決定作品內涵?或者說為什麼美國的幾間
: 大動畫公司,竟將3D視為票房保證,而不去檢討其虧本2D動畫
: 的劇本?
: 以一個從小看傳統動畫長大,至今仍深深著迷的日系動畫FANS
: 來說,美國動畫師給我的答案「傳統動畫在美國已經死了」著
: 實令人頹喪。
: 但迪士尼既然提出這個策略,應該也作了一定程度的市調吧?
: 或許對某一文化圈的支持者來說,這不是好壞的絕對分野,但
: 對一般觀眾來說,多少有著決定他們是否走進戲院的影響力。
: 或者說、這是一種3D技術問世以來,累積而成的新審美觀念,
: 而這個觀念大大影響了一般觀眾的觀看率,間接影響到票房...
: 這樣說或許更清晰中肯一點?
我想,這的確是一個沛然莫之能禦的時代潮流。利用電腦繪圖,
的確有其優點存在,辛苦建立一個模型之後,往後都可以一再拿
出來套用,為一部作品開發的繪圖引擎、計算光影或波紋流動的
軟體也都可以重複利用,愈用愈順、技術還會愈來愈成熟,工作
效率會愈高,成本也會因工作量的累積而獲得分擔與下降。
這是傳統動畫工業養了大批繪圖師所難以對抗的絕對優勢。人工
繪製當然會有其特殊的味道,但是純以美國出產的動畫作品歷史
來看,迪士尼、福斯、華納等龍頭企業們早在數十年前就有一種
先拍下真人演員的動作、表情,然後再由繪圖師們手工將這些影
片「動畫化」的工作模式。在這種傳統下,繪圖師會被麥金塔電
腦取代,一點都不叫人感到意外。
而在日本或曾是日韓動畫最大代工的台灣動畫圈呢?不可諱言的
是,畫得夠好的,早已成名為有頭有臉的作者,而不會只是在片
尾稍縱即逝的眾多人名之一。為動畫作品從事手工繪圖、上色等
工作,可能是這些繪師在歷練成一家之言的學徒過程而已。我們
有時難免會覺得這些人物怎麼有點變形,跟原作或角色設定原案
有點出入,原因其實就是因為這些繪圖師的功力還不到家而已。
但妳難道能叫天野喜孝、士郎正宗等大師,親自花上好幾年的時
間一筆一劃地去描繪一秒八十張圖的線條?不刻死人才怪,又有
多少大師肯放下身段來作這種「粗鄙工作」呢?大友克洋如果晚
個十年十五年出生,經典名作阿基拉大概就也不會用手工處理一
秒至少六十張的龐大工作量了吧...orz
現在利用 3D CG 技術的歐美、日本動畫作品真的愈來愈多了。
完全捨棄不用的反而才是少數了吧。連南方公園構圖這麼簡單也
不太有人會有更多要求的作品,好像都還是用電腦來完成哩。癟
四與大頭蛋也是。海賊王、火影忍者、柯南等,也都有不少利用
電腦完成的畫面。這的確是主流啊。
: : 當迪士尼抓對方向,就可以全球大賣。但即使是迪士尼,也
: : 還是有過灰頭土臉的時候呀。什麼風中奇緣、花木蘭,票房
: : 成績都不太理想。星際寶貝還找了 F4 擔任台灣(還是亞洲
: : 區?)代言人,這很主流商業宣傳行銷了吧,但除了 F4 迷
: : 可能捧場不下去之外,恐怕連小朋友都不太喜歡看哩。
: 星際寶貝是那兩年裡迪士尼唯一有賣的2D動畫說@_@a
: 而且真的很好看=w=////個人認為劇本讚還是唯一王道啊!!
真的呀?其實我沒看過星際寶貝... =____+||
但星際寶貝裡面應該或多或少也有運用 3D 運算的 CG 技術吧?
從美女與野獸、獅子王等開始,這也是迪士尼動畫的傳統了,不
是嗎?
我還以為飛天小女警會比星際寶貝更賣座。也一樣有 3D 運算的
電腦動畫吧。這年頭要看純手工的 2D 動畫,好像只能在一些獨
立影展才比較容易看得到了。日本主流動畫界也都大量運用電腦
輔助了哩。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8.167.215.2
推
210.85.208.213 01/10, , 1F
210.85.208.213 01/10, 1F
→
210.85.208.213 01/10, , 2F
210.85.208.213 01/10, 2F
→
210.85.208.213 01/10, , 3F
210.85.208.213 01/10, 3F
→
218.167.215.2 01/10, , 4F
218.167.215.2 01/10, 4F
推
210.85.208.213 01/10, , 5F
210.85.208.213 01/10, 5F
推
210.85.208.213 01/10, , 6F
210.85.208.213 01/10, 6F
→
218.167.215.2 01/11, , 7F
218.167.215.2 01/11, 7F
推
211.20.254.124 01/16, , 8F
211.20.254.124 01/16, 8F
推
220.229.38.142 05/29, , 9F
220.229.38.142 05/29, 9F
→
220.229.38.142 05/29, , 10F
220.229.38.142 05/29, 10F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Ghost-Shell 近期熱門文章
PTT動漫區 即時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