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閒聊] 國家來決定配對是不是大方向正確的政策?

看板C_Chat (希洽)作者 (安穩殘憶)時間1年前 (2023/09/19 19:21), 1年前編輯推噓11(1108)
留言19則, 15人參與, 1年前最新討論串13/16 (看更多)
※ 引述《watwmark (水印)》之銘言: : 應該說 要先搞清楚少子化的原因 : 很多人會說房子太貴 買不起, 這是原因"之一"沒錯. 政府自己調查婦女不願生育的第一名是「經濟負擔太重」(56.9%) [1] : 但像日 韓 台少子化嚴重到這種程度並不只有房價這麼單純. : 以往, 大家庭的環境, 孩子生出來 可以很多人幫帶 : 例如長輩 或你的兄弟姊妹, 我就是我外婆帶大的. : 但隨著社會發展, 人口往都市集中 : 兩代小家庭成了主流, 要維持小家庭的運作. : 傳統就是男主外女主內. : 但隨著物價升高 薪資停滯, 光靠男性的收入不足以支撐起小家庭的結構 : 便開始演變成雙薪家庭, but 就是這個but : 雙薪家庭也讓育兒成本大幅提高, 這邊說的成本, 不單單是錢的問題, : 而是父母的壓力和以前單薪家庭比都增加許多 : 因為兩個都要顧工作的同時又要顧家庭. : 光是小孩生病誰能喬出時間帶小孩上醫院就很麻煩, : 其實顧好一個家, 這件事並不容易 : 以前母親能專職這件事 而父親能專心在外工作, : 但現在卻變成 雙方都要同時面對職場壓力, 下班了則要開始操煩家事 小孩. : 其實大家心中都是雪亮的, 光是想到這點就足以降低生育意願, : 而且這邊還沒考慮到工時越來越高的問題. : 而生育意願低, 結婚意願自然也就低. : 生育和婚配基本是綁定的, 很少有為了結婚而結婚的. : 回到標題, 國家強制婚配並沒有意義, 因為育兒成本高導致生育意願低落 : 因為生育意願低才導致結婚意願低, 這才是正確的順序. 我國的狀況實際特殊了一點,請看以下數據: o. 婦女平均理想子女數為 2.11 人 [1] o. 即便是最低的 15-24 歲平均理想子女數也有 1.86 [1] o. 生育率 1.08 [2] o. 限定在有生的人內計算,生育率 2.10 [2] 根據數據我們可以說: o. 大家其實是想生小孩的 [1] (至少女性是想生的) o. 「沒有能力養兩胎的,索性不生」才是我國的國情 [1] 我覺得你的說法大致上正確,但那是將兩種想生育的人群混在一起討論。 這兩種人分別是: o. 如同你說生育成本太高而生不起的 o. 經濟充裕到能生兩胎或更多胎的有錢人 我認為這其實是反映出貧富差距,或者套用你的說法,養育能力差距。 : 所以強制婚配沒有意義, 這點我不確定,因為我國總有一派官員認為結婚就會生了。 當然,他們的想法可能是想把介於完全生不起到能生兩胎之間的人群逼出來生——沒準「 擠一擠還是有奶水?」這樣想。 : 所以要解決少子化, 國家要做的是幫雙薪家庭的父母養小孩 : 而且不是單純給錢喔 這沒有意義, 是要能直接上班前把小孩丟給國家機構照顧 : 父母只要在下班後將小孩接回家. : 而且是, 父母不管加班到多晚, 國家就幫你照護孩子到多晚才行. : 你覺得 有哪個政府願意這樣幹? 這點可能是民主政府的問題,當朝的最優解不見得是國民的長期最優解 [3]: 而政府雖不見得樂見此事,卻可能也沒有動機在一開始就打斷它。政府主要的誘 因之一是稅收,因人民而產生的經濟利益,不見得直接攸關於少子這單一的因素 。人口減少的過程中會經歷上述提及的「勞動適齡人口佔人口比例上升」這一過 程,這是經濟大好的時代。對非封建講求繼承的民主政府來說,這時拉高生育率 其實是在降低經濟。 : 講白了拉, 當官的不是白痴, 癥結的源頭他們不會不知道, : 只是少子化這麼嚴重, 為了民意 為了給國民個交代, : 所以還是要假裝關心 假裝有想解決而已. : 現實就是大家都只能拿出一種解決方法, 那就是 : 企業對外移出尋求廉價勞動力, 國內則想辦法移入人口. 然後國內的貧富差距就更嚴重 XD (尋求國際廉價勞動 => 國內低收入族群加大 => 國內貧富差距加大) : 台灣的發展至少還能做到這一點, 已經足夠幸運的了 : 那些曾經經濟高速發展, 但卻沒能在正確的時機尋求轉型 : 最後沒能邁過中產收入陷阱的國家 就沒這麼好運了, : 其實這樣的國家還不少就是, 所以說台灣也算比上不足比下有餘了. 我只能說一個字,慘。 以下為參考文獻,是我之前的貼文。文章裡面還是有附更原始的文獻來源,只是我懶得重 新一個一個貼而已。 [1] Re: [問卦] 認真問 台灣會少子女化的主因是啥? #1aefDZIY (Gossiping) https://archive.ph/6ecoK [2] Re: [討論] 少子化不在於「生太少」 #1aMaufGO (WomenTalk) https://archive.ph/75qbP [3] Re: [閒聊] 為什麼少子化的對策是政府管制結婚? #1aD_SHbl https://archive.ph/xp1wP -- #1Z8ki_yY Re: [討論] 二次元ACG文化真的拖累世界經濟成長嗎? #1Z9qlfWZ Re: [閒聊] 你們有難以理解的世界觀嗎? #1ZQDtwl4 Re: [問題] 為什麼以伊斯蘭教為背景的動漫作品這麼少 #1aD_SHbl Re: [閒聊] 為什麼少子化的對策是政府管制結婚? #1Z8o--hn [來自深淵] 新時代的小黑價值貨幣支付 #1ajDAmTW Re: [問題] 為啥不少異世界作品都喜歡搞經濟?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8.165.37.105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C_Chat/M.1695122476.A.C41.html

09/19 19:22, 1年前 , 1F
說得很棒
09/19 19:22, 1F
謝大大 ※ 編輯: Glamsight (118.165.37.105 臺灣), 09/19/2023 19:27:38

09/19 19:26, 1年前 , 2F
認真有數據給推~
09/19 19:26, 2F

09/19 19:26, 1年前 , 3F
看婚率
09/19 19:26, 3F
這也是為何有些官員解讀成「結婚 => 生」 不過也可以換個方式理解為「還窮,生不起,結不結有差嗎?」 因果關係難免有點模糊 ※ 編輯: Glamsight (118.165.37.105 臺灣), 09/19/2023 19:33:17

09/19 19:31, 1年前 , 4F
09/19 19:31, 4F

09/19 19:36, 1年前 , 5F
這數據滿有趣的
09/19 19:36, 5F

09/19 19:39, 1年前 , 6F
推,現在的確大多數是想生的才會結婚,不想生的連婚
09/19 19:39, 6F

09/19 19:39, 1年前 , 7F
都不想結
09/19 19:39, 7F
確實是有些人覺得先同居就好 既然結的好處不太多,那麼保留分開的權利可能更為理智也說不定。

09/19 19:39, 1年前 , 8F
裡面也包括長輩覺得結婚就要生子的傳統思想
09/19 19:39, 8F
結婚 => 催子 => 養不起硬生 => 苦哈哈 QAQ

09/19 19:41, 1年前 , 9F
新加坡生育率也很低 用你這解釋不通阿
09/19 19:41, 9F
新加坡的數據跟我國又不同 你怎麼能拿我國的結果數據去推論他國...

09/19 19:45, 1年前 , 10F
推數據 不過正常想法本來就是先結婚才會想生
09/19 19:45, 10F

09/19 19:45, 1年前 , 11F
老一輩的想法是要為了生小孩去結婚(我爸媽一直催我結
09/19 19:45, 11F

09/19 19:45, 1年前 , 12F
婚就是怕我老了生不了孩子
09/19 19:45, 12F
最近也是有長輩這樣跟我說 啊我就單身啊,先給我介紹嘛 484

09/19 19:48, 1年前 , 13F
會結的多半會生,不想生的不會這麼早結
09/19 19:48, 13F

09/19 19:52, 1年前 , 14F
養小孩的"成本"和養小孩的"機會成本"都很高 會嚇死你
09/19 19:52, 14F
※ 編輯: Glamsight (118.165.37.105 臺灣), 09/19/2023 19:59:25

09/19 20:21, 1年前 , 15F
應該說數據上經濟能力夠自然就會生
09/19 20:21, 15F

09/19 20:49, 1年前 , 16F
09/19 20:49, 16F

09/19 22:18, 1年前 , 17F
早早想清楚就好 一堆拖到35歲連選擇都沒有
09/19 22:18, 17F

09/19 22:58, 1年前 , 18F
這不過是先射箭再畫靶,不具有通用性的理論都是瞎掰
09/19 22:58, 18F
所以就不研究、不解決了!? ※ 編輯: Glamsight (118.165.37.105 臺灣), 09/19/2023 23:21:40

09/19 23:27, 1年前 , 19F
瞎掰一個理論對研究或解決問題有幫助嗎
09/19 23:27, 19F
牛頓力學放現在也是錯的 (也不通用) (牛頓力學適用於宏觀力學,不適用於量子力學。) 那發明牛頓力學對社會沒有幫助嗎? 或者說,究竟有那些東西永遠是對的還真說不準。 所以你的主張是要大家都躺平嗎? 況且,社會經濟這種東西本來就有很強的地域性。 (抄歐美制度的國家都有發達升天嗎?) 或許不存在不受任何限制的泛用理論 另外,我想發現一個理論的錯誤也是一個種進步。 那你所謂的「瞎掰」有更好的理論支持嗎? ※ 編輯: Glamsight (118.165.37.105 臺灣), 09/20/2023 00:08:07
文章代碼(AID): #1b2OGin1 (C_Chat)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b2OGin1 (C_Ch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