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閒聊] 二戰同盟國的中法誰貢獻比較大?

看板C_Chat (希洽)作者時間2小時前 (2025/11/08 23:54), 編輯推噓1(100)
留言1則, 1人參與, 1小時前最新討論串9/9 (看更多)

11/08 23:46,
被關東軍想發達的中下層軍官把持 沒辦法有耐性
11/08 23:46

不然對中國戰略方針沒一個是原本日本高層設想的
你搞錯了,當時高層也有在推動對華戰爭 杉山元(1880年1月1日—1945年9月12日),福岡縣出身。日本帝國時代的陸軍軍人。陸 軍士官學校12期畢業,最終階級陸軍大將。與寺內壽一、畑俊六同為當時非皇族而成為陸 軍元帥的三位日本陸軍將領。歷任陸軍大臣、教育總監、太平洋戰爭及開戰時陸軍參謀總 長,是日軍中完整歷任陸軍三長官僅有的兩人之一。 杉山元是日軍決策中心的核心人物之一,在發動侵占中國東北的戰爭、全面侵華戰爭、太 平洋戰爭等重大決策中,他的意見均起到了重大作用,提出「2個月內解決支那(中國) 事變」[3]、「3個月解決太平洋作戦」[3]、「5個月內蕩平東南亞」。 (中略) 依據昭和天皇實錄記載,1941年9月5日,決定近衛文麿首相當時的帝國國策遂行要領時, 昭和天皇召集海軍軍令部總長永野修身等作說明。天皇問到南方作戰的把握時,杉山回答 「陸海軍研究的結果、南方作戰約需要五個月時間可以完成。」 但這個回答沒有得到天 皇的認同,由於對華戰事與陸軍最初預期速戰速決完全不同,天皇說「杉山說的話向來與 產生的結果相反。」杉山解釋道「中國的腹地廣大。」甚為不悅的天皇說「太平洋更大, 五個月可以完成的根據是什麼?」,天皇斥責杉山言詞誇大。 第一次近衛內閣擔任陸相時、近衛對於對華戰事的擴大深具戒心,但由於不明白陸軍真實 意圖,拓務大臣大谷尊由問杉山「陸軍推進的界線到哪?」杉山卻對大谷的詢問充耳不聞 ,沒有答覆。海軍大臣米內光政見狀便說「看來在永定河到保定這條線停止」杉山聞言大 怒,對米內怒吼道「你是什麼人?這種場所你可以說這種話嗎!」米內對於杉山的憤怒完 全置之不理,只簡單地說「我想是的。」由於內閣會議的地位,即便是戰前也很少有軍人 公然用「這種場所」來稱呼內閣會議。 -- 基本上對華全面戰爭是陸軍主要推動者。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42.70.199.160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C_Chat/M.1762617281.A.25D.html

11/09 00:46, 1小時前 , 1F
推文就有說到了
11/09 00:46, 1F
文章代碼(AID): #1f3sV19T (C_Chat)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f3sV19T (C_Ch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