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閒聊] 麵包(精緻澱粉)有多可怕?已刪文

看板C_Chat (希洽)作者 (我怕練太壯)時間4天前 (2025/07/08 21:09), 編輯推噓4(4020)
留言24則, 12人參與, 3天前最新討論串8/11 (看更多)
※ 引述《watwmark (水印)》之銘言: : 光要維持你的大腦 心臟等器官運轉身體也需要能量, 白米飯根本就沒任何問題. : 所以不要在拿什麼米飯吃太多導致過胖糖尿病等鬼話來汙名化白米飯了, 我在歐洲是蠻常吃麵包的 其實不要說法棍 大部分的麵包都還是有夾東西啦... 就算是法棍 也很多人會抹點優格或什麼來配著吃 但是有夾的麵包 普遍也不太是我們的鬆軟麵包 給大家參考 (單位都是euro) https://i.meee.com.tw/tG7JFRw.jpg
https://i.meee.com.tw/2LHQtQo.jpg
https://i.meee.com.tw/6QT9oRT.jpg
https://i.meee.com.tw/bsalBvG.jpg
會比台灣的難吃嗎? 其實也不會 而且飽足度蠻高的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4.43.114.11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C_Chat/M.1751980160.A.409.html

07/08 21:11, 4天前 , 1F
就看人口味 有的人還是喜歡蓬鬆軟軟的口感
07/08 21:11, 1F

07/08 21:15, 4天前 , 2F
有看過說法是 歐洲人和台灣人飲食習慣從小有差
07/08 21:15, 2F

07/08 21:16, 4天前 , 3F
偏愛吃軟飯的台灣人咀嚼力不如歐洲人 所以硬要去吃法棍
07/08 21:16, 3F

07/08 21:16, 4天前 , 4F
什麼的很難習慣 網路說法啦
07/08 21:16, 4F

07/08 21:18, 4天前 , 5F
鹹派好吃嗎
07/08 21:18, 5F

07/08 21:22, 4天前 , 6F
我看過歐洲人吃燕麥片是乾嚼
07/08 21:22, 6F

07/08 21:22, 4天前 , 7F
在歐洲吃法棍三明治,吃到下巴痛
07/08 21:22, 7F

07/08 21:23, 4天前 , 8F
圖片裡的麵包有些長得和台式的也滿像的就是
07/08 21:23, 8F

07/08 21:23, 4天前 , 9F
亞洲跟歐美的咬合力有差吧,台灣的都是日本那種點心麵包,
07/08 21:23, 9F

07/08 21:23, 4天前 , 10F
烘焙王裡面說歐美人,口水分泌比較多,所以吃的比較乾,這
07/08 21:23, 10F

07/08 21:23, 4天前 , 11F
部分就不知道是不是真的
07/08 21:23, 11F

07/08 21:28, 4天前 , 12F
不只是硬 重點是韌 真的要嚼很久...
07/08 21:28, 12F

07/08 21:28, 4天前 , 13F
但是不難吃 其實是蠻好吃的
07/08 21:28, 13F

07/08 21:28, 4天前 , 14F
但是就是非常嚼...
07/08 21:28, 14F

07/08 21:37, 4天前 , 15F
法棍也常做三明治
07/08 21:37, 15F

07/08 21:44, 4天前 , 16F
他們夾三明治也還是會用鬆軟麵包 土司loaf 漢堡麵包
07/08 21:44, 16F

07/08 21:57, 4天前 , 17F
很愛嚼麵包好羨慕,台灣很難買到 有麵包夾料也要自己弄
07/08 21:57, 17F

07/08 22:35, 4天前 , 18F
當天出爐的才有那個蓬鬆感 你多放個一天就會變兇器了
07/08 22:35, 18F

07/08 22:36, 4天前 , 19F
放到隔天的麵包乾到會狂刮你的嘴巴 咬起來還很辛苦
07/08 22:36, 19F

07/08 22:37, 4天前 , 20F
不過熱量比英美的低不少就是 不太加奶油的
07/08 22:37, 20F

07/09 01:09, 3天前 , 21F
不是口水的問題,老歪也不會直接啃硬麵包
07/09 01:09, 21F

07/09 05:43, 3天前 , 22F
法棍硬道可以打架
07/09 05:43, 22F

07/09 10:49, 3天前 , 23F
長時間發酵的關係,沒加奶油又用蒸氣烤,外面都有一層殼,
07/09 10:49, 23F

07/09 10:49, 3天前 , 24F
沒有重新加熱過根本不能吃…
07/09 10:49, 24F
文章代碼(AID): #1eRHY0G9 (C_Chat)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eRHY0G9 (C_Chat)